你觉得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什么?
你能看到并读懂孩子的情绪吗?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动力?
……
没有最好的父母,却有更懂孩子的父母;没有最幸福的孩子,却有更被理解的孩子。都说最好的教育是深情的陪伴,是源于父母的自我修行。孩子99%的成功,取决于父母1%的改变。
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终身导师。如何更好地陪伴和教育孩子,是当下许多父母所面临的一大育儿难题。
上周末,美好教育举行了一次特别的讲座——《陪伴,点燃孩子成长关键期》公益讲座。此次讲座由英国Busy Bees幼教集团旗下、新加坡首屈一指的幼教师范学校——新加坡智亚国际学院AIC副院长郭建晔女士主讲,她在学前教育领域工作超过三十年,拥有丰富的幼儿教育培训工作经验。
小编也有幸聆听了这次“珍贵”的讲座,一起来看看专家都分享了哪些精彩内容吧!
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打上孩子生命的底色
很多父母都明白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它关乎孩子的性格发展、心理健康,也关乎孩子今后的成年生活,但很多父母不知道,在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便是早期的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是指孩子与主要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持续的情感联结,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感情”和“爱”。
美国心理学玛丽·爱因斯沃斯将依恋关系分为四类: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紊乱型。
这四类依恋关系中,安全型依恋是最健康最正常的。拥有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自信,觉得自己是有能力去探索外部世界的,所以他会更加自信地跟人交往,也能学会如何去爱别人。
那么如何与孩子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呢?在郭院长看来,依恋关系是有信号的,关键在于父母是否能辨识并及时给予回应。
依恋关系的建立,需要父母关注孩子的各种情感表达。当孩子的真正需求被满足时,他们能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从而建立起自信心,长此以往,这类孩子往往也更具有独立性。
科学疏导儿童的情绪
做孩子的情绪教练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们经常会为孩子的行为所困扰,比如:有的孩子会突然发脾气,有的孩子和同伴相处不好,有的孩子比较容易害羞、焦虑......
郭院长表示,当面对这样情况,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含义。其实他们发脾气,往往是在呼唤爱。他们渴望跟父母建立联结,得到父母的关注,期待父母理解自己的需求。
针对上述行为,郭院长还一一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及建议。她特别强调: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作为家长,要多一点耐心,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的需求发展规律。
生活中,我们常用“翻脸比翻书还快”来形容孩子多变的情绪,在座不少家长也都表示面对孩子变幻莫测的情绪,不知道究竟该如何正确疏导。
郭院长指出,孩子的情绪,特别是不好的情绪,更需要得到父母的接纳。那个缺点满满的自己,更需要父母的尊重和爱。但不管如何,父母一定要先修炼好自己的脾气,因为你的平和坚定的态度才是关键。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的时候,即使是父母也不例外。父母是孩子身边最好的情绪教练,在孩子有情绪时,我们得先看见、接纳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觉得自己的感受被认同,情绪就会慢慢平复下来,然后再引导他更细致地表达感受。孩子对自己情绪的认识和掌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次的情绪体验都是他们成长的机会。所以孩子的情绪,更需要父母好好对待。
优质的培育因人而异
爱是尊重和理解
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里说:从妈妈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得的是妈妈会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我们是一样的生命,我们彼此尊重,我们一起成长。
培育孩子,是父母的一场修炼。世间的父母有千万种模样,但最好的父母,是明白培育孩子的不易,但依旧能传递正向的能量,跟孩子一起成长。
在郭院长看来,优质培育的核心是满足孩子最基本的需要——情感的联结,当然,这也是建立在安全的依恋关系上的。针对优质的培育,郭院长首先分享第一套工具——“3Rs”:尊重、回应、互动。
从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讲,当孩子一天天长大,作为父母,不仅需要满足孩子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也要从高阶需求出发,了解孩子的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价值需求等。
这需要父母学会用心倾听和了解孩子究竟在想什么,尊重他们的真实感受,给予积极的回应,并通过互动进一步提升依恋关系。
关于积极情感的联结工具,郭院长则提出了——“3As”:关注、赞扬、关爱。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模式和发展规律,智慧父母与普通父母的区别,就在于懂得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赞扬,给孩子力量和底气,让他们长出羽翼,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让学习融入日常生活
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
国际依恋研究协会创始人Patricia曾说:“对孩子来说,世界上最好的玩具,就是妈妈的脸。”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孩子拿妈妈的脸当物质性玩具,而是说,妈妈因与孩子互动而表情生动的脸,是孩子最喜欢的“玩具”。
爱的陪伴以及父母与孩子丰富的互动,是儿童学习的强大能源。郭院长强调,孩子越小,这一点就越是重要。
李开复说,面对没有兴趣的事情,也许只能产生20%的效果,但如果遇到感兴趣的事情,能够得到200%的效果。因此想培养孩子在某方面的兴趣,就要引起孩子对这件事的热情。
对于家长来说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你自己本身对这件事也能感兴趣,并且可以陪伴孩子参与其中。郭院长告诉在座的家长们,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若给孩子制定规则那么自己必须也要能做到信守承诺。
掌握学习的主动性,是我们的人生必修课。对于孩子来说,最容易带他们进入“主控者角色”的,就是寓教于乐的游戏方式。针对游戏的种类,与孩子玩游戏的技巧等方面,郭院长也做了详细的分析,在场的不少家长不禁感叹道:原来陪孩子玩游戏中也有这么多学问!
除了游戏,郭院长结合丰富的案例,针对如何在沟通中发展孩子语言能力,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开发孩子的智能,如何进行艺术教育和审美培养等家长最关心的方面也一一进行了讲解,家长们专心致志地聆听,不少人甚至做了满满好几页的笔记。
为期2天的讲座可谓是干货满满,到场的家长朋友们都表示本次讲座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启发,更加认识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的确,做父母是最难的一个职业,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因为了解不够,虽然爱孩子但却不知道如何当好父母。
“为女性凝聚力量,为家庭构筑美好,为家族传承未来”是美好教育一直以来的的愿景,也正因如此,我们现已与新加坡智亚国际学院达成合作,即将推出亲职教育系列课程,希望通过提供最专业、最前沿的科学育儿理念及方法,帮助当代父母提升自己的育儿价值观,帮助父母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敬请期待!
好的父母,永远不会停下成长的脚步,在孩子成长的同时,自己也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