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孩子沟通时,很多父母会面临一些情况:为什么孩子总是“不听话”?孩子为什么如此难沟通呢?
如何有智慧地进行沟通,这是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课。关于沟通这门艺术,家长具体该怎么做呢?
美好慧承幼儿园第二期家长学校课堂——《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将告诉我们答案,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01
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生活中,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当你告诉孩子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你的孩子根本不予理睬;当孩子闹情绪、发脾气时,尽管你耐着性子讲事实、摆道理,但是基本没有效果。
孩子为什么如此地难沟通呢?
建议转换一下角色来理解这个问题,假设你是孩子,当你遇到问题,情绪极度低落时,有一个人,他无视你的感受,甚至否定你的感受,只是一味地站在高处指点和评论,你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 父母课堂主讲老师 张小红
陶行知先生曾说:“人人都说孩子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子还小。”其实孩子像大人一样,也是个独立的整体,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因此,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孩子有效沟通是建构良好的亲子关系的重要一环。
有效沟通,是我们对孩子尊重和鼓励,建立他们的心灵纽带;是能在过程中帮助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是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尊重、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愿意合作等良好品格。
02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不管孩子有什么过激的行为,其实他们只有一个目的——寻找归属感和价值感。
什么是归属感和价值感?
归属感就是无条件地被认可、被接纳,会感受到自己能融入家庭或者团体;价值感就是“我”是有价值的人,能对家庭和团体做出贡献。
当孩子的归属感与价值感无法得到满足时,就有可能出现偏差行为。因此需要我们创造新的亲子互动模式:
有效沟通一:鼓励
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每个孩子都需要不断地鼓励才能获得自信、勇气和上进心,这就像植物必须定期浇水才能生存一样。
鼓励的语言体现了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是真正的和孩子在一起,看见孩子、接纳孩子、支持孩子。
值得注意的是,鼓励与表扬是不同的,鼓励是针对事情和行为的肯定,认可的是改进的行为,态度是平等的。家长要灵活应用描述型鼓励、启发式鼓励,鼓励行为,而不是行为者。
有效沟通二:有限选择
选择是共享权利的细小步骤,给孩子提供有限的选择而不是强制性的要求。
有限选择适用于4岁以下的孩子,给孩子选择A或者B的自由和权利。这两个选项要符合尊重的原则,既要尊重孩子的需要,也要尊重大人的需要和尊重环境的需要。
有限选择的后面可以加一句有魔力的话——“你来决定”,这会让孩子更有力量感,这也体现了“选择是分享权力的细小步骤”,强调了孩子确实有选择的权力。
给孩子“赋权”,让孩子自己做选择,不仅可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更重要的是,可以塑造孩子积极主动、自信笃定、有责任感的好品质。
有效沟通三——启发式提问
启发式提问,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孩子主动思考,探讨他们的选择会带来什么后果。
“你觉得……为什么……?”、“你认为怎么样才能……?”、“除了……,还有……吗?”、“如果……会发生什么事呢?”
这样的句式,能帮助孩子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孩子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推理,对已知的经验进行判断、选择和比较,解决现在面临的问题。
我们每一次真诚地启发式提问,都在给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你的想法是值得倾听的,你的独立思考是被期待的,你的解决办法是值得探讨的。
有效沟通四——高质量陪伴
我们常说,陪伴≠陪着。孩子需要的是“被看到”,而不是“被陪着”。真正优质的陪伴,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陪伴的质量。
家长需要寻找合适时机放下手中的事情,把全身心交给孩子,投入地去陪伴,让孩子感受到对他的重视,同时彼此之间的交谈应该是温馨平等的,切记以高人一等的身份给孩子带去压迫感,这样才能建立亲密信任的关系,实现高质量的陪伴。
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陪伴孩子的过程,就是给孩子做好榜样的过程。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最优秀的父母,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进步,努力跟上孩子的步伐,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孩子的成长,是一场奇妙梦幻的旅行,相信在家园共同携手之下,定能让孩子奔赴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