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好慧承幼儿园这片充满欢声笑语的土地上,有这样一位老师,她以一颗温暖而深邃的心,默默耕耘在幼儿教育的田野上,她就是备受孩子们喜爱的马克老师。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教育者的内心世界,感受她对教育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
01
春耕以爱为底,呵护每颗童心
谈及成为教师的初心,马克的眼神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
填报高考志愿时,当目光触及学前教育这一专业,马克的眼前浮现出老师拉着孩子的手在操场上围成圈的景象,当和煦的阳光洒在孩子和老师身上,那幅画面美得令人心醉。
那一刻,她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模样,一个能够带给孩子们温暖和快乐的教育者。正是这份对美好画面的向往,对孩子们纯真笑脸的渴望,让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踏上了这条充满爱与希望的教育之路。
马克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灌溉,更是情感的滋养和个性的尊重。于是她总是用最真的爱深深地去感染每一个幼小的心灵,努力的把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倾注到孩子身上,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做孩子们的好朋友。
她说:“蹲下来倾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一个纯真无瑕的大世界。”
02
夏耘俯身倾听 看见儿童心声
在幼儿教育的广阔舞台上,马克始终保持着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她的教育理念简单而深刻:“观察幼儿、倾听幼儿,用丰盛而虚怀的心,看见幼儿、影响幼儿,然后被幼儿影响。”
因此,她努力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环境,让孩子们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和被接纳;用爱心和关怀,去激发孩子们的潜能,去引导他们探索世界,去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她始终站在儿童的视角走进童心世界。
当孩子难过哭泣时,她会上前给予一个妈妈般的拥抱,耐心化解他们的消极情绪;当孩子收获惊喜发现时,她会倾听孩子的分享,给予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她是孩子的老师,更是他们的朋友。而在她的课堂上,孩子们总是能够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氛围——一种被尊重、被理解和被爱的氛围。
她观察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倾听他们的心声,从而洞察他们的需求和潜能;她用自身的行动和言语,传递着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孩子们的关怀,这种热情如同火焰,点燃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世界的好奇。
03
秋收智慧教学 陪伴每段成长
在她的课堂上,项目式学习成为了一种常态。通过引导孩子们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深入探究,马克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花生的故事”项目活动中,马克带领幼儿,从水培花生长出细嫩的根茎,到移植幼苗进行土培,再到为花生苗搭建越冬的暖棚,她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在快乐的劳动实践中探索植物与自然的神奇魅力,在与大自然的对话中学会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在探秘花生的旅程中,她也带领孩子开启了一场关于“花生”的美食。剥壳、炒制、去皮、擀压、熬糖、炒糖,香喷喷的花生糖逐渐成型。
从观察花生的生长到观察花生的结构,观察糖类从固态变成液态,观察花生变成花生糖……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加深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更让他们体验到了亲手创造的乐趣与成就感。
她鼓励孩子们在探究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通过讨论和交流,共同寻找答案。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更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思考。
她也始终尊重孩子们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用包容和理解的心态去接纳每一个孩子。在她的课堂上,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和光芒。
04
冬藏潜心钻研,等候一树花开
对于个人成长,马克老师从未停下脚步。她深知,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更需要不断学习、自我提升。
因此,她总是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来拓宽视野。每当学到新知识,她的眼中总是闪烁着欣喜的光芒。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专业的尊重,让她在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工作之余,马克喜欢到户外远足,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也喜欢沉浸在书海中,寻找育儿的灵感与智慧。
在教育这件事情上,她不仅是老师,也是一个妈妈,她将书中的育儿知识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让教育成为一种生活的艺术。教育是守望,是默默地关注和支持;教育是等待,是相信种子终会破土而出,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在这段慢行的旅程中,马克就像是一束温暖的光,照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用慢的智慧和等的耐心,去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静待花开。